據了解,鍍鋅方管生產的計劃仍會保持一段時間,下周各大代理到貨也將十分有限。由于市場缺貨越發明顯,部分商家適量訂北方資源補充庫存,而近日燕鋼資源到貨成本在3040-3050元/噸之間,與市場售價十分接近,成本支撐較強,商家為數不多的庫存暫不愿低價銷售。綜合目前市場資源緊張的情況來看,預計樂從熱卷短日內暫無下探風險,價格或窄幅盤整為主。
昨日全國熱卷期貨高開高走,現貨方面華東、華北、華南及華中等主穩,部分表現偏強,下游繼續按訂單采購,但整體用鋼需求不足,成交偏淡,不過庫存低位支撐,商家整體心態尚可。目前看來,下游整體需求仍弱,且市場暫無任何實質利好消息提振,貿易商對后市觀望心態較濃,預計今全國熱卷繼續穩中盤整。10月份我國鋼材出口再創歷史新高,海關數據顯示達到855萬噸,遠高于歷史同期水平;在國內鋼鐵消費較為低迷的背景下,鋼材出口持續高位增長,有效緩解內銷壓力,刺激鍍鋅方管市場情緒。然而在依靠單純的“高性價比”來看,以低價低端鋼材為主的出口,表面來看或許是火紅一片,然實際上,從產業發展、資源可持續性,環境等方面的長遠情況來看,并不是多么值得高興的事兒。然鋼材出口業務不斷創下新高,卻并不能給行業帶來多少實質性的好處。就全球鋼市而言,相對較低的鋼價水平使得其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,然依靠單純的低價優勢立足國際鋼市,始終不是值得高興的事兒;不斷增長的數據背后,重慶厚壁鋼管帶來的是資源損耗增多、環境污染嚴重等影響國家可持續發展大計的核心。
因此,表面來看,我國中低端鋼材在全球市場大放異彩;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出口國,賺取了諸多的眼球。然而在實際上,卻是嚴重損害了國家資源及生態環境為代價的,也不是當代鋼鐵強國所愿意為之的。我國低價大量出口沖擊貿易國內鋼材體系而遭受貿易摩擦劇增之外,在國內業已經引起國家相關監管部門的關注;傳言從2015年開始,我國將取消或者降低鋼材出口退稅政策,進一步限制低端鋼材的出口總量,同時將鼓勵高端鋼材出口的發展,這是出于保護國內資源及環境而為之,也更是為了刺激國內鋼鐵產業的升級調結構;相關“斗爭”的加劇,在加大我國鋼鐵產業陣痛期的同時,長遠來看更加將有利于我國產業發展成為全球真正的鋼鐵強國。國內鋼坯市場價格弱勢為主,市場近乎停滯,焦炭需求相應減少,北方地區部分焦企出現少量庫存;港口方面,由于出口市場好轉,加上供給端的限制使得主要港口庫存有所降低,短期內利好焦炭市場。綜合來看,后期市場需求難有較大幅度提升,鍍鋅方管市場仍將盤整為主。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